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信息简报2015年7月
信息简报2015年7月
2015-07-20      来源:时代嘉华
一、 国务院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印发《指导意见》
来自:中国节能服务网               发布时间:2015-07-06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一是“互联网+”创业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业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互联网+”协同制造,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三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四是“互联网+”智慧能源,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五是“互联网+”普惠金融,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六是“互联网+”益民服务,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新兴消费和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七是“互联网+”高效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九是“互联网+”便捷交通,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的互联网化水平,创新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十是“互联网+”绿色生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十一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
《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的七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三是营造宽松环境,四是拓展海外合作,五是加强智力建设,六是加强引导支持,七是做好组织实施。




二、 智能营维引领光伏运维新模式
来自: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5-07-06
目前国内相关围绕电站投资、建设展开交流的论坛很多,而在营维市场我们需要更多行业专家、业界同仁来共同探索其良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从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的角度讲,目前光伏装机并网容量达到511MW,其中将近250MW接入FusionSolar智能营维云中心。根据光伏行业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在运维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如何提高发电量
  光伏电站从设计、安装开始,就像一个初生的小孩,如果最初设计、安装工作没做好,就只能在后期运维中把先天存在的问题尽量弥补解决。
最早我们采用集中式大机,但是后来发现逆变器做得越大,出现问题的机率就越大。首先,出现故障后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影响面非常大。根据山路集团运维人员的考核办法,损失1度电扣检修部五毛钱,因此损失特别大;同时,大型逆变器还存在出现故障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各家有技术壁垒,只能等待原厂到实地维修现场干等,但通常电站又比较偏远,到达电站后就已耽误了很长时间,发电量损失有多大可想而知。在采用华为组串式方案后,发电量损失大大减少,发电量问题也得到解决。
其次,针对大型逆变器的出力问题,有些厂家的散热问题没有解决好。IGBT模块一直工作在温度70度以上,一旦告警就会影响工作。加之内蒙古在4、5月份柳絮肆意飞扬,有时候会出现毛絮、灰尘顺着排风系统进入逆变器内部和IGBT里,从而造成堵塞影响散热。此外,西北地区最大的问题是大型沙尘暴,灰尘是运维最头疼的问题。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包括迷宫式风道、在逆变器房通风口外面再加一层防尘隔离网,以降低尘土进入;但是网太细、风量不够,影响散热;网的口径间隙大一点,灰尘又会进来,加上清扫工作非常困难,这些都是影响发电量的因素。
在采用华为组串式逆变器后,问题迎刃而解。IP65防护为现场运维人员减轻了很大负担,实现了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
  2.如何降低运维的投资
采用集控以后运维就能做到少人或无人值守,光伏电站除了无人值守外还需要人去维护。我们提倡无人值班、少人维护、以地区区域划片,进行集中管理。比如在半径300KM以内几个小时就能到达的区域,集中建立一个区域性维护操作队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人员利用率,降低人员投资。现在人员成本比较大,加上电站一般在偏远地区,寻找懂技术的工作人员非常困难;内蒙古光伏发展比较迅速,今年年底要突破320万千瓦,人员培养速度可能会跟不上电站建设的速度。所以,集控很好解决了专家人力使用的问题。
  3.如何提升运维效率
此前采用集中式方案,出现问题后需要一块一块去排查,浪费发电量、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所以我们期待如果能监测到每一个组串,范围就小很多,故障定位也容易很多。
  4.如何提升电站可靠性
过去的3-5年中,不仅光伏组件过剩造成了低价竞争,逆变器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低价竞争必然带来一些部件的质量问题,且部件质量问题占到整个故障率的50%;此外,电站的设计问题大概占到整个故障率的28%。最近直流电缆起火的故障越来越多,前年建的格尔木二期项目,最近连续发生2次类似故障引起的火灾;但用了组串逆变器后,交流汇集,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至于可靠性问题,在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否则后面就都是麻烦。现在,针对之前的大机项目,少则半个月长则1个月,对直流电缆电流必须进行测试,发现不平衡立即重新检修处理,也包括检查接头、压接等问题。所以,可靠性是对电站进行评价的一个很重要参数,电站设备可靠性也应该纳入电站的评价体系中。
  5.智能管理
当前进入智能化阶段的时间还不长,通过智能化远程管理能更细更实更好地解决实际电站实际现场问题。比如可以把各个运维单位的专家、经营人才集中使用,定位电站疑难问题。就像北京现在不少大的医院如301、协和等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很好地解决地域分散专家资源的问题一样。
结合电站的运维现状,在使用组串式逆变器后发现组件的故障率占的总百分比反而上升了,而其他部件故障率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过去汇流箱通信接口问题是最突出的,还有刚才讲的灰尘散热引起的问题。采用组串式后,这些部件都消失或者省掉了很多,也就不存在高故障率。剩下的只要把组件问题解决了,整个系统的问题也就解决一大半了,因为其他的电器设备,相比过去,可靠性有很大提高,除非你当时选的是低价劣质产品;如果按照国家标准走、符合国家电器设备规范标准、不是单纯的低价中标,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从东面到西面长4300KM,现在有些电站在运行、有些在建。目前我们已并网511MW、在建288MW。根据我们3年多的运维经验,现在出现问题最多的还是以前建的站,由于地域比较辽阔,检修人员每天都在奔波;东面用的组串式相对而言好很多,但是在吉林的洮南地区,用的是大型逆变器,问题出得也比较多。回路上接的设备越多,故障越多、安全系数越低、可靠性越低。因为每个设备都可能是故障点,尤其直流侧是经常出问题的地方。从两个系统来看,组串式要简单得多。组串式逆变器最大的特点是把整个光伏系统的网简化了,组件直接接入逆变器,从而少了很多环节。
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的心脏,逆变器的好坏决定了电站的健康状况和运维能力,所以对逆变器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事情。通过3年多的运行经验不断总结,我们对组串式逆变器情有独钟。
另外,说到无线通信系统,华为的无线通信系统给我们创造了更方便的条件。光伏电站有个很大问题是,虽然电压比较低,直流600-700V,交流低压侧380-480V,但是地电压特别高,大面积的电缆使用,耦合电压会非常高。弱电和强电一起使用,弱电系统就要出问题,这就好比人的神经系统一旦出了问题,动作就不灵敏了。内蒙古这么大的区域,架设通信电缆、维修都很麻烦,尤其在东北,到了冬天维修电缆更加困难,无线通信的应用,很方便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此外,在无线通信的安全方面,电力系统要求通信非常可靠,无线系统可靠性、互联网可靠性,要和电力系统多交流,打消其疑虑。
通过发电量的数据对比,组串式逆变器有3%的提升。到今年年底,我们把1年的发电量数据统计出来,就可以看到长时间发电量究竟提升了多少。我们现在有2个百兆瓦的电站,到2015年底就运行1年多了,到时,我们还可以提供同样百兆发电量、故障率的对比,包括由逆变器造成的故障率对比等数据。从目前来看,组串逆变器的故障率基本为0,所以太阳给我们的恩惠,我们全额接收了,那就是我们的财富;如果损失了,那就是浪费。内蒙古人有句话,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包括灰尘遮挡问题,不仅算数,还要算钱,比如智能组件清洗: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组件最佳清洗建议,使组件清洗收益最大化;通过智能的营维和合理的方案,我们就能把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更多的接收下来。
智能营维云中心带来了运维模式的革新。按照王斯成老师提的标准,加上电力系统的管理标准,再把专家分析系统也纳进来,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完善。集团的统一管理,是我们将来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要向集中式管理发展,这也是光伏和互联网结合的一个方向。华为很早就摸到了这个脉搏并先行一步,我们下一步将和华为继续合作,将集团统一管理系统做得更完善、更智能化,就像中医一样,未病先治、消除隐患、预防第一。
对电站的安全管理、操作都是集控中心发布命令、实时监督,做到了用有限的技术力量,把住电站安全的关口。电站运行最怕的问题是误操作,而防止误操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时监督:依靠集控中心,保障电站的操作不出现误操作。我们营维中心已运行半年多,配合电业局通过这个系统进行监督,确保操作无误。集中式管理最大的好处是把有限的力量,扩展到更广的服务范围。
电站经营APP:电站管理者随时能通过手机监控每个电站的运营情况。这套系统,领导非常喜欢,看到运营数字非常高兴,因为那个数字一直在蹦,就像我们老板形象的比喻:“这个是钱在蹦”。通过这个APP,管理者能随时看到电站的发电量和收益。
随着越来越大规模、长时间运行的积累,一切对组串式逆变器问题的质疑声都会慢慢地像潮水一样自然消退,用我们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证实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用的百兆瓦的组串式项目,到目前从未出现过谐振问题,指标非常好。8月底山路集团又将有120MW的项目要并网,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来我们的电站看看。




三、 “领跑者”认证计划助力我国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来自: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5-07-10
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能新能【2015】194号)文件,该文件从市场引导作用、产品准入要求、“领跑者”专项计划、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支持、检测认证能力提升、工程产品质量管理、全过程技术监测、运行信息统计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目标方向,将引领我国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开创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新格局。 
文件指出:国家将对光伏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和“领跑者”计划的差别化质量管理要求,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手段实现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国家“领跑者”计划专项支持的示范工程须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认证机构认证的“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对于国家主导的政府采购项目和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的应用项目将优先采用经过国家认监委批准认证机构认证的“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QC)一贯积极响应政府倡导和政策指引,始终密切关注新能源行业的质量提升,此次为落实三部门关于加强光伏产品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CQC推出光伏发电产品“领跑者”认证计划(以下简称“领跑者”认证计划)。在评价对象上,“领跑者”认证计划主要围绕目前国家及行业关注的光伏组件、光伏电气设备和关键辅材光伏背板等产品。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针对产品的效率、环境适应性及耐久性关键技术指标构建完整的“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评价体系,促进了我国光伏产品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在管理模式上,“领跑者”认证计划将采用列名管理方式对“领跑者”获证产品信息对外发布,同时根据光伏产业宏观调控要求和行业技术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光伏“领跑者”认证产品范围和评价方法。“领跑者”认证计划将通过公正、严格和专业的第三方检测认证评价方法遴选“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为我国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助力我国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 PPP盛宴背后:落地面临六道坎
来自: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5-07-09
2015年行程过半,半年内PPP模式在各地风生水起,各省市推出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已经高达2万多亿元的规模。在这股热潮中,泡沫与乱象兼有,而财政部最近也频繁发声阐述PPP的深层次意义。
与此同时,PPP项目正迎来一轮大清查。财政部6月26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7号文),其中明确规定,严禁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将项目包装成PPP项目。
这意味着,不符合要求将无法获得财政补贴,也不会被即将成立的PPP基金视为潜在的合作对象,57号文的出台表明财政部对PPP项目的要求正越来越严格。
PPP落地面临6道坎
经过近2年的实践和探索,PPP模式在我国的推广速度很快。记者获悉,财政部正组织开展第二批示范项目评选工作,严格筛选出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此前,财政部评选出了首批30个、总投资额1800亿元的示范项目,旨在形成“样本”和“标杆”,发挥示范效应。
由于PPP落地存在种种困难,财政部正在对各地的示范项目进行督导并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最新举办的第12次文津圆桌闭门研讨会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推广PPP面临六大困难:
一是观念认识转变难。部分地方认识不够全面,把思想局限在缓解债务压力上,将推广PPP当做又一次“甩包袱”,没有放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把注意力转向加强监管上。面对这一创新理念,部分地方甚至在推广PPP中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规范推广运用难。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将PPP简单等同于新的融资渠道,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将部分项目包装成PPP模式。
三是社会资本寻求难。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个别地方政府契约意识薄弱影响了社会资本积极性,同时,地铁、轨道交通等部分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实力、具备对外投资运营实力的社会资本十分有限。
四是工作协调推进难。相关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等方面,形成了固化的行业运作思路和习惯,PPP作为一项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时难度和阻力很大。
五是操作实施过程难。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机构既缺乏真正熟悉政策和业务的人员,又缺乏PPP项目运作经验,操作能力相对不足,在项目谈判的过程中,甚至难以与社会资本(特别是境外资本)“在一个平台上对话”。
六是融资渠道通畅难。目前,PPP项目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银行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较高并需提供担保,难以实现无追索或有追索的项目融资,融资成本较高。
中交建总裁助理、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赵喜安告诉记者,PPP虽然是政府和社会资本风险共担,但最终往往是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承担更多风险。尽管57号文明确项目采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但非经营性项目和传统的BT项目之间严格的区分、非经营项目的运营核心是什么等等概念还需要政府文件进一步明确。
多举措规范管理PPP
57号文明确,项目示范是财政部门规范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抓手。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示范项目的组织领导,配备必要的业务骨干人员,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认为,2014年起财政部主导推进的PPP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措施,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它从治理和管理两个层面来考虑,更强调长期性、系统性、整体性、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价。
据悉,财政部目前正多举并进“真刀实枪”推进具体工作,着重在“快”字、在“实”字上做文章。一方面财政部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抓紧制定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制订PPP项目标准化合同范文和分行业合同,做好PPP立法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健全政策扶持体系,研究设立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研究出台“以奖代补”措施,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税收优惠政策;此外,还大力开展项目示范工作,对首批示范项目进行督导,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严禁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筹备第二批备选的PPP示范项目;并且注重打造PPP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专家库和项目库建设工作。
在财政部大力推动下,地方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陆续公布拟实施PPP项目名单,涵盖交通、市政、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预计总投资近2万亿元。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PPP项目,财政部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整合政策资源,以资金为抓手,推进相关重点领域PPP项目推介工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符合PPP模式特点的信贷评审方式,鼓励保险公司、社会保险资金为PPP模式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完善专项转移支付政策,出台首批PPP项目资金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PPP资金支持政策有效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不过,在业界看来,PPP项目的规范化还需要更多的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如涉及税收、银行、国土等部门。
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五大行业确定为特许经营领域,明确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政府承担违约责任以及减少PPP项目审批环节。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告诉记者,“做PPP必须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真正的风险分担,由最有能力管理某风险的那方承担该风险,以实现物有所值。”




五、 暖通空调三种集中供热制冷方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来自:国际节能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5-07-13
一、前言  
    随着暖通空调技术的深入发展,以消耗不同能源、采用不同供暖/制冷方式的空调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集中供热、制冷方式有:(1)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热、制冷;(2)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热、制冷;(3)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热、制冷。  
    目前北京市的能源供应情况为:电力供应的峰谷矛盾严重,尤其在空调季该矛盾更为突出,给电力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和浪费;天然气供应虽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仍供不应求;很多集中供热热源厂冬夏季热负荷存在较大峰谷差,夏季蒸汽使用一直处于低负荷状态,给安全、高效的蒸汽输配带来不利影响,且不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热源厂的经济效益。  
    不同的集中供热、制冷方式有不同的适应性,集中供热、制冷方式选择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能源的利用和环境质量。对于北京地区,哪种才是经济、合理、环保的集中供热、制冷方式?本文结合实例,对直燃型吸收式供热/制冷、蒸汽型吸收式供热/制冷、热水型吸收式供热/制冷三种集中供热、制冷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就上述问题试做初步分析。  
   二、直燃型与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比较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特点:1、燃料分油类(轻油、重油)和气类(煤制气、油制气、液化气、天然气),依靠燃油或燃气直接燃烧发热作为热源,在无余热和废热可利用的地区,无需专门建造锅炉房提供蒸汽或热水作为热源,与电制冷机组相比,简化了设备和系统。2、由于采用燃烧的方式,直燃型机组的辅助设备相对较多,主要有排烟风机、除尘设备、自动消防、防爆系统、送风系统等,因此,设备投资一般高于蒸汽(热水)型机组。3、直燃型机组的能源利用率(COP值)较低,在北方寒冷地区用于采暖往往达不到室内要求的温度标准。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特点:1、采用蒸汽或热水作为热源,完全清洁,尤其是采用城市热网作为热源,不必在锅炉房建设方面额外投资,节省了资金。2、城市热网提供的蒸汽(热水),温度和压力完全满足机组所需的工作参数,热网可全年无间断提供热源,保证了用户的用热、用冷需求。3、对冬季供暖运行,机组只需进行简单的换热过程,把热源温度降低到用户所需要的温度即可,过程简单,减少了运行费用。  
   三、某建筑物三种集中供热制冷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3.1项目概况  
    某建筑物需要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其建筑面积为20000m2,冬季最大热负荷1.16MW,夏季最大冷负荷1.6MW,年供热量8093GJ/a,年供冷量10370GJ/a,机组制热量1.4MW,制冷量1.7MW。  
  3.2方案选择  
    方案1:采用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冬季供热耗天然气21.175万m3/a,机组耗电量6.67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5万t/a;夏季供冷耗天然气22.446万m3/a,机组耗电量6.402万kWh/a,冷却水泵耗电量5.38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5万t/a。  
    方案2:采用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冬季供热耗蒸汽量2936.08t/a,机组耗电量2.5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万t/a;夏季供冷耗蒸汽量3762.15t/a,机组耗电量2.5万kWh/a,冷却水泵耗电量5.38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万t/a。  
    方案3:采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冬季供热耗热水量14814.2t/a,机组耗电量2.5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万t/a;夏季供冷耗热水量18982.2t/a,机组耗电量2.5万kWh/a,冷却水泵耗电量5.38万kWh/a,管网耗电量1.4万kWh/a,耗水量0.9万t/a。 
  3.3计算参数  
  3.3.1地区参数  
    用电电价:0.7元/kWh,水价:4元/t,天然气价:1.4元/m3,蒸汽价:90元/t。  
  3.3.2机组经济指标  
    根据上述方案机组的选择,配套相应的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等主要设备,机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3.4初投资比较  
    各方案初投资费用如下表所示。  
    从表2可知,以设备初投资进行比较,直燃型机组供热制冷方案设备初投资最大,蒸汽(热水)型机组供热制冷方案设备初投资相对较少。  
  3.5年运行费用比较  
    运行费用包括设备运行能源消耗费、耗水费、设备折旧费、维修费等,其中能源消耗费用占比例较大.  
    以年运行费用进行比较,夏季直燃机组制冷方案的年运行费用最高,冬季热水型吸收式机组供热方案的年运行费用最高。从整个制冷期的单位面积运行成本看,蒸汽型吸收式机组比直燃机组制冷方案每平米节约2.66元。对于整个建筑,蒸汽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方案年运行费用比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方案每年节约运行费用4.16万元,比热水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方案每年节约运行费用2.16万元。  
    各方案中固定成本(折旧、其他)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23.94%、19.68%、19.28%,且相对稳定。可变成本(天然气、电、水、热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76.06%、80.32%、80.71%,且有一定波动。  
    方案1中天然气、电费各占可变成本的73.1%和16.94%,可见天然气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方案2、3中电费、热费各占可变成本的10.87%、80.65%和12.14%、79.59%,可见热价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采用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具有初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安全、环保的优势,在有集中供热热源可利用的区域,这种供热制冷方式应优先考虑采用,在提高夏季热电厂蒸汽利用率的同时,又不增加夏季城市电网的负荷,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供热制冷方式,在燃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可提倡采用,对城市季节用气的平衡有积极作用,但其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集中供热制冷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如水(地)源热泵制冷(热)、热水锅炉供热+以电为动力、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实现供冷等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和适宜的应用场合。集中供热制冷方式的选择,应按建筑物的用途、机组的特性、结合当地热源、电源等具体情况,从初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六、 “新常态”下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展望
来自:国际节能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5-07-07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出路在何方?成为企业发展的思考。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面,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为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工业4.0”、“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正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治理雾霾的重大需求。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制冷展主题报告会上,大会以“接地气”的雾霾为话题作为开场白,几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在题为“中国雾霾的形成机理与控制建议”的演讲中,对雾霾的形成及防控措施做了详细介绍。 
     谢绍东教授指出,煤燃烧是污染的主要来源:75%的电力来自煤燃烧,60%的化工原料和80%的工业燃料也来自煤。我国24.2%的钢铁企业和23.8%的电厂扔使用老旧技术。工业仍以劳动力密集性和能源密集型为主亟待向低污染、高能源效率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谢绍东教授表示,能源结构调整、工业结构的转变将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空气质量。中国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此前也公开表示,“要想治霾,不改变能源结构,不对工厂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是不可能改善的。”“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其中所蕴藏的商机对很多新能源企业来说也是转型升级的方向。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对企业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暖通行业前辈吴德绳教授在大会上指出,“对于企业,应该坚持追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宁波日前在接受《地源热泵》杂志专访时同样指出,“企业要调整步伐适应新常态,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开发多元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关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思路,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题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展望”的演讲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江亿指出,空调系统方面,在保证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节能降耗,应在系统形式的创新、末端方式上进行创新,提高系统能效。民用建筑空调能耗方面,要发展分散式系统,适应末端需求的不同步性;发展小容量(100kw~1mw)的磁悬浮离心式制冷机,提高冷源效率。工业建筑空调能耗方面,应用净化、温度、湿度三者独立控制系统,提高冷源温度,避免冷热抵消。改变系统形式,可以节能30%~50%。在城市能源系统方面,调节城市建筑用能峰谷差是改善能源系统性能的关键,其中可开发集低品位余热提取、蓄能、可协调电力峰谷变化的发电、供热、回收工艺低品位余热的集成系统。此外,大力发展“直流供电建筑+分布式蓄电”以及吸收式热泵在供热领域的应用。 
     江亿指出,供热产业是吸收式热泵的广阔天地。其中北方城镇供暖建筑2020年将达到150亿平方米。各类新型吸收式热泵将在热量采集、热量变换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4年市场额为25亿,实现供热面积约1亿平方米,2020年150亿平方米建筑需要各类吸收式热泵2000~4000亿。 
     城镇化的发展将为暖通空调行业带来新的需求。江亿举例说,大规模城市地铁建设,未来10年投资将达1万亿,里程数达3000公里,而40%以上运行能耗用于通风空调。当前绿色建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地源热泵作为新型低碳环保的中央空调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也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需求和挑战。通过一路一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将走出国门向西亚和东南亚发展。江亿介绍,西北亚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蒸发冷却技术、城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可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东南亚包括南海岛礁建设,需要除湿、柴油机发电余热制冷等新型空调设备。通过“一路一带”,将带动新的空调产业发展。另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将为暖通空调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必然会发展到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相匹配,必然会出现一批国际化大企业。江亿认为,制冷空调行业要想成为这一飞跃中的一员,与两个条件是分不开的:一是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一路一带机遇;二是标准先行,通过标准推动技术发展。 
     新常态蕴涵新机遇,新机遇孕育新发展。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城镇化、一路一带和互联网+都将为制冷空调行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常态,企业需针对行业和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积极研发新品、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开拓多元化市场发展态势的新商机。




七、 光热发电进入增长快车道 多重障碍待清除
来自:国际节能环保网             发布时间:2015-07-13
沉寂多年后,光热发电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正如北方7月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
但即便如此,一些基础性的政策还没有完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润青副研究员认为,光热电站依然处在示范阶段,针对光热电站的电价政策还不明晰,国内企业运营和维护大型光热电站的经验也没有得到检验,光热电站适合大型电站的形势在西部也面临水资源制约等,这些都是行业面临的难题。
  光热电站加速
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回忆说,6月份联盟曾向相关部门汇报国内光热发电进展,国内现在光热发电累计装机11兆瓦,但各地上报的光热发电计划就达到3300兆瓦,相当于3.3GW(吉瓦)。
光热发电从1986年就开始出现,但装机一直较少。2014年全球光热发电的装机仅为4GW多,显示出各地开始一窝蜂上马光热发电项目。
2008年起,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开始提速,2014年新增装机92.5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435万千瓦。其中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是西班牙,占比57%,美国以38%居第二。2014年新增装机美国第一,印度第二。
中国光热发电总体进展较慢,但如上所述,地方政府在风电、光伏之后,也开始瞄准光热发电,希望占得先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已经开始在核准项目上提速,2012年国内核准的光热电站818兆瓦,到2014年已经达到1448兆瓦。
其中以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大型电站的青海、西藏、内蒙古最多,青海一省核准的项目占国内48%。胡润青从数据分析,国内的光热电站建设也开始提速,但她跟踪研究发现,截至去年底光热电站项目只有6个试点项目,装机规模13.8兆瓦,按照这个速度连2015年100万千瓦的目标都实现不了。
光热行业坚持者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提出,中海阳持续提供光热以及能源解决方案,在能源互联网时代贡献能量。
“像光伏行业一样,坚守就是力量,光伏行业在10多年的发展后,领先企业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存在10年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曾少军秘书长如是说,并希望光热企业也能始终坚持。
  发展障碍待破除
光热的技术早已有之,但光热电站也存在难度。光热发电对自然资源有更大的依赖关系,除了光照,云量也是影响因素,此外,传统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还是位于西部,需要考虑经济性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判断说。
国家能源局此前确定了我国光热发电发展进度,即2014~2016年通过示范电价政策扶持完成一批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2017年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
按照中国政府节能减排承诺,“十三五”光热发电总装机要达到500~1000万千瓦的规模,目前装机量要更加快速增加,才能达到目标。
在雄心勃勃的目标之下,很多现实的门槛构成光热发电发展的障碍。首要的是电价,目前的示范项目都是通过招标确定电价,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控青海德令哈光热电站项目批复的电价为1.2元/度。但根据能源研究所做的测算,算上各项税收优惠,光热发电的均化成本也高达1.38元/度,但国内没有针对光热发电的上网电价,投资积极性不高。
光热技术也面临障碍,光热发电主要有塔式、槽式、菲涅尔式、蝶式四种,塔式和槽式应用较广,王志峰认为,国内的技术还达不到国外的水准,而且缺乏电站运维经验,后期维护面临很多新课题。
此外,与传统资源类似,中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比较缺乏,光热发电需要的水资源也是制约因素。胡润青认为,西北还面临昼夜温差大的问题,要保证光热不间断发电还需要相应技术。
八、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润空间逐渐扩大
来自:新能源圈             发布时间:2015-07-10
现阶段国内节能服务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较高则影响其竞争力;而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优势较为明显。我国高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
数据显示,2003-2013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增长率高达50.45%,说明行业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投资规模为412.43亿元,同比增长43.45%;2012年,投资规模为557.65亿元,同比增长35.21%。
2013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增长到742.32亿元,增幅为33.12%,相应实现的节能量达到2559.7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399.31万吨。从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成本来看,大型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利润空间依然存在。
但整体来看,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EMC公司的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EMC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嬴的效果。宏观经济增速小幅放缓背景下的长期投资风险依然可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利润空间。
EMC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节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产品制造、节能工程设计、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2015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产值超过1500亿元,前瞻远期预测,2020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产值为2821亿元,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九、 开发出建筑节能阻燃墙体材料
来自:中国节能服务网             发布时间:2015-07-13
记者日前从青岛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建筑节能阻燃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径切向混合销钉挤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两项成果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
据“建筑节能阻燃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项目组负责人、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李少香介绍,该项目采用有机无机胶凝材料,开发利用阻燃级聚合物空心粒子和空心微珠作为保温骨料,为解决我国建筑行业节能保温阻燃智能墙体材料瓶颈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径切向混合销钉挤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林广义领导的项目组完成的。该项目从销钉设计、螺杆、机筒、机头与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大幅提高了挤出产量,比能耗显著降低,而且压力波动小,可应用于制造轮胎、胶带、胶管等橡胶产品。




十、 上周国内钢价环比下跌3.53% 分析称反弹空间不大
来自:中国节能服务网             发布时间:2015-07-13
虽然随着期货市场的大起大落,国内现货钢市也在沉沉浮浮,但总体依然在大幅下行。全球铁矿石市场也在下行通道内,一度创出阶段性新低。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78.49点,一周下跌3.53%,跌幅继续扩大。
从一周走势看,前期钢价呈恐慌性下挫,市场信心一度缺失。但在周后期钢价止跌上涨,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成交也有所放量。由于此前价格下跌过于迅速,虽然反弹上行,但价格总体仍然呈现明显跌势。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跌幅在加大。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吨价一周下跌20元至140元;只有武汉、重庆等少数地区价格略有上涨。在有些地区,虽然钢厂出台限价措施,但效果十分有限,商家为出货,低价资源不断涌现。
在板材市场上,跌幅也比较明显。热轧板卷价格大幅下跌,上海、杭州等地吨价一周下跌30元至150元。在京津冀市场,价格是急涨急跌,吨价一度跌至不足2000元,后在期货上涨的影响下,才量价齐升,但一周吨价仍有70元至100元的跌幅。中厚板价格稳步下跌,上海、福州等地吨价一周下跌20元至130元。
全球铁矿石市场一度出现大幅下行的态势。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下跌,成交清淡。进口矿价在上半周出现大幅下跌,7月8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跌至每吨44.5美元的价位,创下200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低,不过7月9日再度大幅上涨至每吨48.75美元,一周累计每吨下跌6.75美元。随着部分主流矿的集中到港,进口矿市场的供应压力正在逐步加大。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随着国内股市、商品期货市场的大幅反弹,钢市内的恐慌心态可望逐步消除,当前已严重超跌的现货钢价存在一定的反弹要求。但考虑到需求低迷、资金紧张的局面短期内仍难有根本改善,钢价反弹的空间不会太大。